隋末大业十二年,晋阳,四月。
夏夜的暴风雨在晋阳大地上肆虐,电闪雷鸣,火光闪射,不时把黑幕般的夜空照得亮如白昼,空旷的原野寥无人烟,任凭暴雨倾注而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歇。晋阳宫在风雨中若隐若现,只正殿的烛光忽明忽暗,断断续续地传来歌声,琵琶相和,如泣如诉,宫中的几个歌姬轻舞长袖,随歌起舞,时而慢如日落花谢,时而快如孤狐走兔,踏着《康国伎》舞曲的节拍,在殿内翩翩而动。
大殿上坐着三个人,酒酣耳热,三巡已过。正位上坐着的主儿年过五十,额头宽大,面皮松驰,从额头到下巴,满脸的皱折,此时已是喝得红脸红腮,听到当今皇帝钦定的《康国伎》乐曲,不禁放下手中的酒樽,喟然叹道:“哎,信明、玄真两位大人,今天咱们就喝到这里吧!陛下远在数千里外的江都,将这西北门户交给我李渊,晋阳留守之职实在干系重大,我不敢怠慢啊,”李渊顿了顿,低下头说:“三天前突厥入寇马邑城,我派太守王仁恭反击,结果王仁恭不敌突厥劲骑,阵前失利,损兵折将,还险些丢了马邑城,这些你们都是知道的。我感谢你们盛情款待,但我无心再挑灯宴乐了!”
李渊口中这个叫信明的人,便是隋军鹰扬府的队长武士彟,圆圆的脸上两道细眉,左眉梢旁的一道刀疤,在白皙的脸上十分显眼。武士彟低头不语,若有所思。那个叫玄真的人,是晋阳宫监裴寂,四十五、六岁的模样,一张国字脸上浓眉大眼,听到李渊的话,轻轻一弹身上的紫衣袍角,起身一揖,说道:“唐公,正因为王仁恭兵败,怕您心绪不佳,所以我和信明大人才邀您过来小酌几杯,一扫胸中不快啊!”
武士彟接过话来,说道:“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武士彟抬头看了看李渊,“可是主上自征伐高丽失利以来,容不得败军之将,轻则流配,重则灭族,前有骠骑将军赵元淑,后有右骁卫大将军李浑,杀鸡敬猴,敲山震虎,这都是唐公您所亲见啊!现在领兵之将人人自危,军府之帅噤若寒蝉,各地反贼却越剿越多,着实令人忧虑啊!”
这话直刺李渊的心窝。
伴君如伴虎,这些年来,李渊不论是担任抚慰大使平定民乱,还是担任卫尉少卿筹办军粮,他都有功不表,不事声张。当今皇帝杨广的秉性他太了解了!连辅佐过先皇的开国功臣宇文弼、贺若弼、高颎等人都被找茬儿杀掉了,他一个小小的袭封唐公更不在话下。如今镇守一方,带兵打仗胜败难料,时刻都象在刀尖上行走。想到这里,李渊端起酒樽,兀自猛饮一口,叹息数声。
裴寂与武士彟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道:“主上猜忌刻薄,世事纷乱如此,我等应有所打算啊,”看看李渊面无表情,裴寂接着说道,“王仁恭兵败事小,二郎所为事大!二郎私下招募了不少英雄好汉,日夜操演,就怕哪一天您战场失利而受到诛连啊!”
“嗯?”李渊抬头看了看裴寂,疑惑地问道:“去年主上北巡时被突厥围困,二郞救驾归来,说要召募精锐,组建一支匹敌突厥的骑兵,那是勤王之用,怎么和我牵扯到了一起?”
武士彟咯咯地笑道:“二郞就在殿外,要不让他自己进来给您说说?”不等李渊回答,裴寂击掌数声,吩咐道:“有请二郎!”
李渊怔怔地看着二人,口中喃喃道:“你俩这是唱的哪一出?”
……
一个青年大步流星地走进殿来,将身上湿漉漉的蓑衣解下,轻快地交给侍从。这青年看上去二十来岁,头戴二梁进贤冠,身着白纱蔽膝单衣,腰束九环玉带,白袜乌靴,双目炯炯,眉宇间英气逼人,进门后躬身向裴寂、武士彟一拜,便走到前面,跪在李渊案桌前,说道:“父亲,今日借玄真大人的宝地,世民有话要说。”裴寂一摆手,歌停舞歇,歌姬和侍从们知趣地鱼贯而退,偌大的殿内只剩下李渊、武士彟、裴寂、李世民四人。
殿外大雨滂沱,丝毫没有停歇的意味儿,雷声隆隆,震得大殿的藻井颤抖不停。李世民挺直腰板,压低声音说道:“父亲,皇帝身为人君却言而无信,被突厥围困于雁门关时,口口声声爱惜士卒,当面承诺我等救援将士,日后不再征伐高丽。然而,一朝解围,故态重演,三军将士重陷白山黑水之间,生死未卜。大业以来,于外征伐不断,于内大兴土木,暴君荒淫无道,百姓水深火热,各地义军风起云涌,晋阳城外都是战场了!父亲,上有皇帝淫威,下有强敌入寇,您想做个太平臣子,恐怕已办不到了。如果现在不顺应民心,起兵抗争,坐失良机,那我们李家百十口人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大胆!”李渊拍案而起,酒意全无,高声呵斥,“你怎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我要即刻把你押送官府!”
一道闪电划过长空,照得大殿惨白,震耳欲聋的雷声随即而至,震得大殿的窗棱瑟瑟作响。李世民毫无惧色,迎着李渊咄咄逼人的目光,继续说道:“父亲,天时如此,人望如此,我才敢对您直诉衷肠;如果您一定要将我押解官府,儿子话已出口,有死而已!”
李渊站在桌前,用眼角的余光迅速地瞟了一下裴寂、武士彟两人,只见一个端着酒樽捋须而待,一个正望着自己颔首而笑,刹那间,李渊明白了今晚夜宴的酒中之意。
裴寂放下酒樽,向李渊一揖,说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