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给他们准备饭菜就行。”夏连升顿觉是个好主意,立刻让人去叫察哈尔叫两个人过来,这才回了自己的院子。自从送走了图雅,夏连升就不再去住贝勒府了,一个人实在是太大太荒凉了,让他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图雅,于是他又回了他在林府的小院儿。不过林府的等级可不能养侍卫,所以侍卫还得住在贝勒府那边,这才有夏连升用侍卫还要另去叫的原因了。
第二天,还没睡醒的夏连升浑浑噩噩地跟着林如海到了宫里,找到了贝勒们的位置,跟着一起各种磕头跪拜,最后听新任皇帝宣布圣旨才算完。新任皇帝的圣旨一般都是加恩,比如之前的贝勒们都会封为郡王,成年的光头阿哥们也都会封一个爵位,未成年的还要再等成年。十三阿哥由于一直忠心地跟随新皇,所以特封为亲王。而夏连升虽然还是郡王,但是给了一个两字的封号,算是比其他单字郡王更加有分量,可惜夏连升不怎么喜欢这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就是忠顺,听到这个封号的时候,夏连升满脑子都是书里说的,那忠顺是个断袖,喜欢小戏子
大阿哥的亲王爵位没变,但是新任皇帝请示过太上皇以后,把他放了出来,仍旧放在兵部。前太子追封义忠亲王,他的儿子被封义忠郡王,仍旧和前太子妃一样,在府里呆着不许出来。三阿哥被派了一件差事,帮太上皇修整传记,调了几个翰林院的编纂过去,其中就包含孔修贤。
孔修贤很生气,他本来想着大阿哥总算被放出来了,他可以继续跟着大阿哥混,大阿哥是个亲王,自己若是能跟着去了兵部,听说兵部升官比较快,自己肯定能早点升官,尽快完成祖父的愿望,在他有生之年入阁,恢复孔家的荣光。但是现在,他被调去修书,一蹉跎就是多少年,皇帝难道早就知道他跟着大阿哥?如此没有容人之量的皇帝,太上皇的眼光也太差了!
孔修贤愤愤不平,甚至修书给祖父去诉苦,说自己郁郁不得志,不想去修书。孔修贤的祖父孔肃也有些难过,他的大儿子不成器,于是他从小把小儿子送到书院去读书,不论是考试还是做官他都没有给予一点助力,就是为了维持孔家嫡长的正统。结果大儿子的学问虽高,奈何却不太会做官,前几年更是直接辞官,闲赋在家每日吟诗弄词,前阵子还打算编书来着。这一点也不着调的表现让孔肃十分生气,所以孔修贤一来信说不想修书,孔肃也是十分赞同,但是皇帝刚刚登基,新官上任还要放三把火呢,何况皇帝呢?孔肃有些发愁,正巧此时,二儿子孔尚兰来信说他的大儿子高中之事,恰巧孔修儒也被编入翰林院,于是他心中一喜,提笔回了信。
第一百零五章
四川某县的一所精致的小院内,一位夫人满面春风地招呼丈夫来到内院,拿着一封信说道:“这次很快就收到公公的回信了,看来公公对我们修儒还是挺重视的,朝廷这邮驿真是太好了。相公快看看,公公说什么了?”这位夫人就是孔尚兰的妻子崔氏,崔氏原是孔尚兰同窗之妹。当初孔尚兰在山乐书院读书的时候,崔氏的长兄崔丕业是个性情温和之人,对于有麻烦的同窗特别热心帮助,说白了就是有点婆婆妈妈的,不过对于当时刚刚十几岁就孤身被亲生父亲送来山里学习的孔尚兰来说,那简直是男神一般的存在。见孔尚兰总是孤身一人,所以书院休息放假的时候,崔丕业就常常带着孔尚兰回家小住,孔尚兰就渐渐地和崔家的人熟了起来。崔氏的父亲是江南当地一个县里的小县令,官位虽小,但是却是一个勤恳务实的好官,孔尚兰和崔丕业跟着崔氏的父亲在处理公事的时候也学了不少务实的东西。谁知当时江南甄家人霸道横行,有个甄家的旁支夺了县里一户富户人家的田地,还将人家才刚十三岁的闺女抢回家去做了第十八房小妾,那女子不从,直接吊死了,那甄家旁支不仅觉得愧疚,反而说那富户欠他一条人命,将他的夫人也害死了。那富户一纸诉状告到了崔县令这里,崔县令被捕快劝说着不要管这件事情,可是崔县令如果是能够袖手旁观的人,就不会教出崔丕业这样热心的孩子了,他表面按兵不动,却悄悄写了折子去跟他的老师求助,最后将甄家那旁支关到大牢里,秋后问斩。
谁知甄家不知如何手眼通天,将这已经判了死罪的人捞了出来不说,更是将那富户全家都抓到一个屋子里,活活烧死了。崔县令知道后心道不好,连夜将闺女送上乐山书院寻找儿子,并让她带了书信一封,并不准打开。所以当崔丕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崔县令和其妻子已经因为歹人袭击县衙,一起被害死了。知道这件事的的崔丕业像疯了一样想要报仇,却愣是被孔尚兰和崔氏联手按住了,为了保住崔家最后的血脉,崔氏兄妹跟着孔尚兰连夜回了山东,这才免于死在甄家手里。孔尚兰回山东的路上向崔丕业提亲,说要娶崔氏,好说歹说,这才定了下来,交换了信物。直到这时,崔氏兄妹才知道崔丕业的这个落魄同窗居然是山东曲阜孔家后人,还是嫡次子。崔丕业担心自己妹妹嫁过去没法跟出身高门大户的妯娌相处,想要退婚,最后孔尚兰向他保证,婚礼必须在孔家办,婚礼结束后立刻就会离开孔家,决不让妻子受到任何刁难,当然他说到做到,崔丕业这才放下心来。甄家虽然猜到应该是孔尚兰带走了崔氏兄妹,最后碍于孔家,他们还是放弃了追杀崔